发布日期:2018-03-29 17:52:10|来源:人民政协网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
从2018年5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将从11%降至10%。此外,工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统一上调到500万元,对于部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款予以退还。
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会议指出,此举是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
17%增值税基本税率首次下调
过去5年,我国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而今年的增值税改革仍在继续推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而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这是增值税自开征以来,17%这档基本税率首次下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项措施惠及的行业相当广泛,非常值得称道。
何代欣认为,这两项减税措施兼顾生产和消费,将制造业等行业税负降低,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将交通、农产品等增值税税率降低,最终可能传导到服务和消费品价格上,让广大老百姓受益。
减负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此外,常务会议还明确,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何代欣向记者解释说,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购入高端设备等固定资产,如果不能及时抵扣,将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目前实现进项税额一次性退还将大大减轻企业负担,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升级换代,提升竞争力。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次降低增值税税率,主要针对重点扶持的行业,像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基础电信服务业,还有农产品等货物。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包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
工信部今年年初有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成本高、利润薄、税负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建议降低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率,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力,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提高小规模纳税人标准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统一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原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分别是50万元和80万元,这次统一上调至500万元。
会议指出,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我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相较三档标准税率要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进行抵扣;但凡高于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的企业,必须适用标准税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许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将原来50万、80万元的标准提高,能让更多小微企业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同时,赋予这些年销售额低于500万元的企业更多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针对特定扶持行业,给予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优惠政策,以前有先例。比如2001年出台的政策,对于国家批准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企业,因购进设备形成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准予退还。
这次优惠政策覆盖面更广,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网企业。许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进项税抵扣不完,从长期来看留抵税款会逐渐抵消掉,但这样会占用企业资金,给予一次性退还对企业是利好。
“过去部分风电企业因为采购设备进项税额比较大,增值税进项税要好几年才能抵扣完。那些初期机器设备投资量大的企业,往往会积累比较大额度的进项税”,许文表示。
本新闻转自:http://www.rmzxb.com.cn/c/2018-03-29/2009903_1.shtml
返回列表